有一句俗諺是這麼說的: 「人千萬別比較和計較。」
但有些時侯,我並不這麼認為。
開工前和同事餐聚,A同事的老公準備了餘興節目,請大家在數字1-10間選個號碼,
當下第一個閃過的影子是5,不上不下的中間值常常是我的選擇,非常符合我容易安於現狀的本性。
surprisingly, 一個紅包遞到眼前,當下愣了一下,因為從沒收過像這樣幾乎僅有幾面之緣的半生朋友的紅包,
有一句俗諺是這麼說的: 「人千萬別比較和計較。」
但有些時侯,我並不這麼認為。
開工前和同事餐聚,A同事的老公準備了餘興節目,請大家在數字1-10間選個號碼,
當下第一個閃過的影子是5,不上不下的中間值常常是我的選擇,非常符合我容易安於現狀的本性。
surprisingly, 一個紅包遞到眼前,當下愣了一下,因為從沒收過像這樣幾乎僅有幾面之緣的半生朋友的紅包,
2008冬末春初的圖書館study room裡,沒有study.只有倆個抱著筆電,聽音樂、chips一口接一口的女孩。
The song writer is a genius, she said. (顯然音樂的感動不分國界)
True, I agree.
於是她們繼續享受沉醉在她所謂的genius的創作裡。
接連被擲了兩顆紅色炸彈,
對於禮金這種絲毫無法估算投資報酬率,並且風險無限的社交行為,至今仍無法習慣。
所謂風險來自於雙方的交情認知進而牽扯到金額大小,偏偏中國人是忌諱習俗繁縟的民族,
越過基本數二千,再往上跳就是六開頭了; 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感受,又豈是這奇妙又懸殊
的差距可以衡量代表的? 處理不得當,還可能就此種下心結,實在可惜。
因此非常欣賞國外的做法:
新人list新家所需的家具或家電用品,供親朋認領相贈,儘管其中仍有價值高低的問題,起碼,
他丟了一個表情符號,沒有文字,沒有前後文輔助,赤裸裸的一個 表情符號。
個人認為,這是科技的便利造就的思考惰性; 某方面來說,好像也是種不負責任,
隨接收者解讀詮譯,至於是否與發送者的本意相符,就隨便你了。
話說,怎麼會連提醒對方你的存在的方式都這麼無所謂?
故,擅自認定自己也可省去認真看待的氣力,
輕鬆到連相同的回應以示禮貌 都省略 : )
最近覺得有件事很靠杯
來自猩猩的千送衣紅翻天,雖然整套看完還是找不到如此受歡迎的原因,(題材新?)
實在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大眾普遍對戲劇的要求降低了?
話說回來,自從千送衣暴紅後,開始大賣一堆她穿過的衣服(當然是仿的),和所有的飾品
妝髮,像是所有女人也幻想自己是她。
我喜歡喝酒,但不是在外頭喝個爛醉然後醒來才發現自己躺在路邊,
路人紛紛帶著異樣目光掩鼻走避or掩嘴偷笑的那種。
我喜歡的是和自己安心的人,在家隨意開罐,播放喜歡的音樂,很放鬆很愉快重點是
很安心的暢飲。
此生喝最兇並且酒量最好的時侯莫過於在美國念書那段時間,
時不時都有朋友來家裡打牌喝酒聊天,漸漸的好像變成了習慣,一種讓自己放鬆的方式。
必需發洩這段日子以來悶壞的情緒 ;
開始重新思考"朋友"的定義究竟為何?
又,必需承認感情經營得來不易,卻也令人沮喪的易碎,
無論你們曾經共同度過多少難捱的日子所建立起的情感,終竟只是櫥窗裡的易碎品,
是我天真的誤判了它的本質。
所謂的兩肋插刀太灑狗血也太犧牲,誰不是人生父母養?
this is what i think
this is the way i live
this is my world
whatever u accept or not.
人總是很懂得安慰自己,讓心情好過,為自己找台階下 ;
卻忘了,許多曾經理直氣壯的表述與言辭,其實都是禁不起審視的矛盾相斥。
我不擅掩飾情緒,
咬著嘴唇隱忍委屈,上演小媳婦的橋段,又或者抽抽噎噎 話到嘴邊又吞回去 吊人胃口的戲碼 ;
都不是我。
大哭一場用光一大包面紙,然後和姐妹徹夜傾吐,或者掛著兩行眼淚+鼻涕,顫抖著姆指app向好
友宣洩大罵一場 ;
才是我會幹的事!!
一直都很安份地在天冷時多加件衣服,不讓自己的健康受到低溫的威脅,
花時間問診吃藥都算小事,忍著喉嚨乾癢咳不止 還得硬扯著嗓與小鬼們搏鬥,
才是真正比感冒生病還辛苦的事。
兩天一夜的北部耶誕遊 很開心,卻意外發現最後還是不敵病菌的徵召,
加入了中箭苦主的行列。
認真說來,感冒早有徵兆...
孩子們的抵抗力低,只要氣溫變化大,加上教室裡空氣流通狀態不佳,
看著街邊林立的幼兒美語、婦嬰用品店、機車後座緊摟著媽媽的孩子、接收不完的婚訊....
我,疑惑了。
「難道...人生在世非得結婚生子嗎?」
婷:「這當然不是唯一的路徑,只是,妳必須篤定自己當有一天青春不再、年老色衰
再回頭看時,不會後悔自己當初錯失了曾經擁有,而今就算渴望有個家庭、有個令
妳又愛又氣的小鬼時,也沒有機會再重頭來過的決定。」
週末的百貨公司裡擠滿了為週年慶浴血奮戰的男女老少 (except me)
結束完電影"全境擴散"後,立即飛奔洗手間,卻看見了令人很是感慨的景像。
一位髮絲灰白拱著身子的清潔婆婆,正清理洗手檯周旁的水漬,
由於年事已高,行動緩慢,
光是這樣簡單的工作便花了她好一番功夫,但她仍細心完整地完成。
床邊讀物又被消化了一本
與其說,看見了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倒不如,是作者大方揭示了她心底最隱密的軟弱膽怯
if you can't make things right, just ask yourself that did I try hard enough?
if you can't get promoted as you wish, please ask yourself that do I qualify?
if you can't build relationship w/ your co-workers well, please ask yourself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ommunicated and social skill?
if your boyfriend / girlfriend always breaks your heart, please ask yourself why you ruin yourself still?
if your lover has decided to leave u, then just say goodbye even though you might cry out right away when you turn.
And say: "thank you for loving me."
if you're tired of your job, please find ways and motivation to make you happy
斜角的那個女人言談時的表情總是誇張生動,充份地運用顏面肌肉的伸展,
好像說出口的每一個字都得搭配臉部表情的點綴才叫做"說話"。
肌膚保養得宜,衣著搭配尚可,看得出來是一位毋需為生活擔憂的好命太太。
可惜用餐習慣不佳,喜歡用自己的筷子在菜餚裡翻攪夾取自己屬意的部份 ;
或者,索性將蔥蒜撥出盤外,污了桌面。
此舉不禁令我揣想著此碟佳餚上已佈滿了那位太太的口水甚至菜渣。
暗暗地在心上為她下了個"教養不佳"的印象與註解。
人們總是擅於包裝、經營美化自我或者所有存在於周遭的一切;
好像經過一番調整修飾後,便能變相的迎合了期望的人,
然後取悅了誰,也欺騙了誰。
不否認,將三分的本意妝點為八分腫脹的美好字句,甚至非真心的邀請話語,
的確為人際互動或商場上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但,它也是說者不負責任下的虛偽產物,愚弄著單純無知的聽者。
話說,過節的興奮與期待感真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越來越 薄弱 再薄弱。
雖然還是很機車的回想去年的這個時侯正在紐約逍遙快活,
風雪再大、跨年的經驗再辛苦,還是為這一生一次的回憶而倍感珍貴。
而今年所謂的跨年活動已經對於年邁的我起不了太大的吸引力,
總覺得....馬照跑. 舞照跳. 生活還是得進行啊。
當你發現事情的最後總必需以客套的笑或沉默回應,
為的只是順應世俗規範為你套上的框架,自我意識全然不得化成言語的方式表達;
就像一頭瘖啞的困獸,只剩下無力與牢籠對抗的爪,殘弱地貼著鐵窗眼巴巴望著鏽杆外的藍天美景,還有你從未擁有過的自由嚮往。
於是....很多時侯,除了悶哼的欲言又止外,一切都是你必需遷就的無能為力。